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学生天地

【暑期社会实践】盆景艺术调研中感悟传统文化的工匠精神

来源:   作者:景滢 丁邵一/文 范玲嘉 张沐涵 林仕玉/图   发布日期:2018-07-30     浏览次数:

     

  

  7月24-2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江苏省盆景艺术调研团前往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美誉的扬州,并在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管理处扬派盆景博物馆负责人胡旭东的陪同下展开调研实践。

  

  为期四天的调研过程中,队员们首先在景区杜晓波老师的引导下,参观了扬派盆景博物馆,详细地了解了盆景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并在盆博馆沈晓阳、张如庆、邢升清三位专家的讲授中,系统地学习了扬派盆景典型规则式、云片式以及水旱盆景的制作流程和修养方式。在花房生产线,队员们与倪国俊老师学习了盆景的养护、扬州古典园林厅堂盆景的布置方式和点景技巧。通过对赵庆泉老师的采访,队员们了解到了目前中国盆景与世界盆景的发展现状。

  

  在盆景博物馆的生产养护区,队员们跟随扬派盆景技艺传承人沈晓阳学习了传统盆景捻棕技法。看着一根根细细的棕丝在老师手中渐渐拧成一股匀称的棕绳,队员们都跃跃欲试,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技法的魅力。

  

  调研中队员们了解到,近年来中国盆景加入了国际盆景组织WBFF、BCI与各国盆景大师沟通交流,促进了中国盆景在世界舞台上的发展。队员们采访到了BCI国际盆栽大师赵庆泉,就中国盆景与世界盆景的交流与传承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赵庆泉表示,针对不同的盆景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保护,尤其是当下不太流行的规则式盆景,要采取适当的保护的措施确保其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当前,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盆景文化保护的工作做得比较到位,但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盆景研究领域人才的培养。经过一代代传承人的发展与创新,虽然正如园林绿化高级技师倪国俊所说,目前盆景依旧存在制作周期长、工序多、养护难、传承者缺乏等问题亟待解决。但他们相信在扬派盆景博物馆等单位的努力下,扬派盆景艺术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创新。

  

  调研期间虽是三伏酷暑,扬州盆景博物馆的专家们仍不辞辛劳地调研团队的队员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队员们受益良多,感触颇深。他们不仅丰富了专业知识,而且更被扬派盆景传承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深地感染和震撼,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职业理想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