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学生天地

【暑期社会实践】西农学子尧头古镇探寻千年古窑的魅力

来源:   作者: 作者:全诗萍 刘梦斐 李俊荞/文 全诗萍/图    发布日期:2018-07-20     浏览次数:

     

  “收秋不收秋,等到五月二十六,此日只要滴一点,快到尧头买大碗。”这首不知在澄县流传了多少年的民谣既唱出了旧时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又让人不禁联想起尧头陶瓷当年的发展盛况。7月17日,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澄城县尧头陶瓷调研服务队的学子们,带着好奇与热情开始了他们的调研活动。

  三十多度的高温下,队员们一路跋涉来到了澄城古徵公园。在这里队员们采访到一位写地书的老人,据老人介绍澄城古名为徵,因该地河水清澄,且澄和徵读音相近改名为澄。而古徵公园名字中古为修饰语,徵为公园名。老人还说到澄城两大国家级非遗尧头窑陶瓷和刺绣,队员们重点向老人询问了尧头窑陶瓷的有关情况,在老人的指导下,队员们对于澄城县尧头陶瓷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并确定了接下来的具体路线。此外,这位老人还展示了书法的魅力,队员们也积极尝试,从中也感受到澄城县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随后,在老人的指引下,队员们乘车出发前往尧头窑遗址景区。尧头窑遗址位于澄城县尧头镇附近,这里是典型北方黄土高原地区,一路上随处可见山林、窑洞。队伍到达景区,但见两侧山原起伏,沟壑纵横,树木葱郁,景色优美。古老的街道,废弃的民居、祠堂,熄灭了火焰的瓷窑,清肃的青瓦白墙随处可见。由于天气炎热,人烟稀少,更为阳光下的古镇添了分泰然与神秘。

  

  到达尧头窑后,队员们在景区负责人的介绍中,细致了解了尧头窑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在陶瓷展示园区,队员们见到了各种各样,各具特色的陶瓷手工艺品。它们的做工十分精美,造型丰富别致,富有神韵。有古典的茶具、酒器、各种生肖动物,还有现代的动画片角色、花瓶等等。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都是老一辈民间艺人技艺的呈现,也是澄城县尧头镇陶瓷历史文明的再现,更是传统中华文化的体现。队员们一边参观,一边聆听工作人员的介绍。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摆着的主要是尧头黑瓷,其他瓷器较少,其中一个鹅的形状的灰白相间的陶瓷作品是尧头窑师傅仿照去年一位俄国大师来这里交流时的作品制作的。

  调研过程中,队员们都对民间艺人们高超的制瓷技艺表示了由衷地赞赏,并表示收获颇丰,开阔了眼界。希望通过调研获取的资料信息,制定后期的实施计划,为让这落寞的千年古窑焕发出新的生机献出微薄之力。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