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对接学子职业发展需求,帮助其破除成长困惑、明晰生涯路径,搭建本研贯通的职业经验交流平台,9月27日,园艺学院于阶梯报告厅成功举办生涯规划交流分享会。本次分享会特邀4名2026届毕业生、本研优秀学生骨干,221名本研学生代表现场参与,会议由学院2024级本科生辅导员李双越主持。
从学生工作到升学规划,夯实职业基础
2022级园艺专业本科生刘瑶、岳欣雨率先聚焦“本科阶段如何以实践能力赋能职业起步”展开分享。刘瑶结合自身学生工作经历,将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融入经验传递,“做好学生工作的逻辑,正是职业规划的基础训练——拆解任务是目标管理能力,合理分工是协作能力,跟进复盘是问题解决能力。”她特别强调,学生工作与学业并非“二选一”,而是通过将零散时间转化为有效时间的时间管理,统筹协调替代单打独斗,既能规避成长焦虑,更能为未来职业竞争力攒经验。
岳欣雨则从“角色定位与生涯选择”切入,分享担任学生骨干的成长感悟:“学生工作中的‘压力’,本质是职业适应力的提前锻炼——学会应对问题、预判风险,这些能力未来无论升学还是就业都能用上。”作为推免成功的“过来人”,她还针对学弟学妹关心的备考保研困惑,从信息收集技巧、材料准备重点、面试心态调整等方面拆解升学路径规划,帮助大家破除信息壁垒,明确升学作为职业发展选项之一的准备方向。两位同学的分享,让本科生清晰看到校园实践与职业起步的关联。
从校园实践到职业韧性,锚定发展方向
研会学生骨干李兆婷、秦今言则聚焦“研究生阶段如何锚定职业方向”,结合实践经历分享生涯思考。李兆婷以省级高校学生会精品项目“泥土里的青春怎样绽放”为案例,将项目实践与农科专业职业定位深度结合。她指出,科技小院不仅是实践平台,更是找准职业方向的“试金石”。依托国家战略做研究,既锤炼了科研实践能力,更明白‘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职业价值,坚定了未来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职业选择。她的分享为研究生提供了如何将专业实践与职业目标结合的参考路径。
秦今言则以MBTI性格分析为切入点,带来“学生工作如何培养职业‘破局力’”的精彩分享。她谈到,职场中难免遇到挑战,而学生工作中“不怕犯错、学会弥补、协同找最优解”的经历,正是在锻炼职业韧性。她认为兴趣是职业发展的“动力源”,工作锤炼的坚持力、挑战磨砺的抗压性,都是未来应对职场变化的核心能力。这番分享引发在场学子强烈共鸣,让大家更清晰“不迷于当下、不害怕未来”的生涯规划逻辑。
本次生涯规划交流分享会,紧扣本研学子不同阶段的生涯需求,四位主讲人的分享既有可落地的经验技巧,更有贴合职业发展的深度感悟。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让生涯规划变成可学可做的行动指南,为学子逐梦职业路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