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快速通道

身在美国 心念西农

来源:   作者:彭彧骁   发布日期:2019-04-12     浏览次数:

     

  光阴如白驹过隙,我们在美国中西部的小镇斯普林菲尔德已经月余,最初的兴奋激动过后,涌现出中美差异的感慨。中西文化差异不仅存在而是相当之大,从教育理念,教授方式,课堂差异到日常饮食,文化差异既显得新鲜,又有点让人无福消受。

  美国课堂是小班教学,课堂容量在二十左右,学生没有固定的座位,课堂上十分自由,除去不能使用手机这一点硬性规定之外,督促学生认真听课和记笔记不在老师的义务范围之内,但是如果善于思考的学生有了疑问可以随时举手打断老师,这一点不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反而是被鼓励的。美国课堂是标准的课堂一小时,课后三小时。课程安排看似轻松实则课堂容量大到课后至少需要三个小时去消化。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老师在学生的学业上扮演引路人和答疑人的角色,他们对学生的硬性要求更为宽松,学生的主动学习就成为了拉开差距的主要动力。美国课堂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相对而言最合适的答案,甚至在某个问题上师生出现分歧,只要学生的理由足够充分,老师会判定学生的答案为正确。

  美国的食物很令人费解,甜到发齁的小蛋糕,淋上柠檬汁的鸡肉,无处不在的黄油和奶酪都让我们思念黄焖鸡小酥肉的心跳动的更为厉害。相比学校食堂,美国餐厅更是有着高昂的价格和不低的小费支出。密苏里州立大学食堂每餐必有的一定是肉饼和面包片,轻轻一组合就成了汉堡和三明治,米饭、面条、粉丝是稀罕物,即使有米饭和面条,那味道仍旧一言难尽。推己及人,在怀念西农食堂的同时我们也开始理解外国人在中国吃不好的感受了。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浩浩荡荡,难以一言以蔽之,但是毋庸置疑,披萨、甜甜圈、冰淇淋、汉堡薯条在美国是广受欢迎的食物。

  如果我们不亲身走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只是根据刻板印象来对号入座,那是很危险的。对于美国,一个月之后我们有了新的感悟,她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好却也没有那么糟,如同人都是复杂的个体,一个国家也有她的魅力与不足。我们在自由的课堂上如鱼得水,也在课后作业上焦头烂额,我们主动与美国人交朋友同时也受到拒绝,我们尝试热爱美国食物,有的人渐渐习惯,有的人日益难耐。立足当下,看见未来,身在美国,心念西农!

餐厅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