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协同创新
––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科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指引我国科技事业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对于高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协同创新、全面提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6月16日,教育系统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交流体会,听取意见,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工作,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讲话和各位院士的发言刊发如下。
在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两院院士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2年6月16日
袁贵仁
各位院士,同志们:
中科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昨天胜利闭幕了。在这次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作了报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足战略全局,把握发展大势,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创新驱动发展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任务,对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两院院士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讲话是一篇指引我国科技事业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对于高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协同创新、全面提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今天我们召开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交流体会,听取意见,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工作,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刚才,各位院士发表了很好的讲话,表达了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的强烈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深化教育科技体制改革、提升教育科技水平、切实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听后很受启发、很受教育,也很受鼓舞。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承担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高校全面参与了国家16个重大专项的研究任务,承担了50%以上的“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年均保持在80%以上;高校科技总经费由2006年的45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30亿元;近年来高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占总数的70%左右。高校共有7位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奖。国家科技三大奖中体现重大创新的一等奖,相当数量也为高校院士领衔获得。广大高校院士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科技创新的先锋、教书育人的楷模,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国高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院士们的科学精神和高尚品德。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为高教30条);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为“2011计划”)。这些意见、计划和若干配套政策措施,其根本目的就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发展。下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要和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人才规划纲要结合起来,要和学习贯彻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要和正在实施的高教30条、“2011计划”结合起来,集中力量、狠下功夫,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多的成效。
第一,面向国家需求,增强科技服务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服务发展,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找准科技创新主攻方向,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坚持创新为民,积极促进科技成果造福人民,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创新成果,让广大人民生活得更健康、更舒适、更安全、更幸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思路,创新体制,始终坚持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作为办学目标,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办学质量最根本的标准。要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重点研究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力求在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解决上取得重大突破,大幅提升满足国家需求、对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及相关技术人才的有效供给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第二,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原始性创新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变化和发展,对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驱动作用。基础研究作为创新之源,在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中具有关键作用。要确立基础研究在高校科技中的核心地位,统筹科研规划,优化结构布局,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支持基础研究;对一些重大项目、优秀团队和重点基地,给予持续稳定支持,让科学家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科学研究,潜心钻研;要积极推进高校基础研究特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前沿技术联合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院、都市发展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多种形式的改革试点,探索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模式;要鼓励自由探索,宽容失败,努力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不断取得原创性突破。
第三,坚持开放办学,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思想、新要求。协同,不只是单纯的科研组织形式,更是科研创新的全新形态;不只是实现创新的路径,更是创造成果的基石。一方面,要坚持整体协同。加强对分散于校内不同学科、不同部门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高校内部科研创新要素协同,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攻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形成集成优势。另一方面,要坚持多元协同。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坚持开放办学,以解决问题为根本,加强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机构、高校与行业企业、高校与政府组织以及国际间的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要在学术组织管理制度、科研评价体系、资源配置机制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为协同创新创造良好条件,构建协同创新长效机制,实现稳定持续创新。要加快组织实施“2011计划”,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协同的开放、集成、高效新模式,总结和完善一批协同创新模式,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第四,培育创新人才,增强创新驱动动力。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模式,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不竭源泉。要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海外顶尖人才,包括高水平人才团队的引进力度。要加大用人制度、薪酬制度改革,充分调动高校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创新才能、尊重创新价值,支持创新举措,肯定创新成果,努力造就具有世界科研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要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大力推进科教结合,支持和鼓励他们尽早参与课题和实验室研究,加入创新团队,促进优秀人才在实践中脱颖而出、茁壮成长。要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鼓励自主探索,保护知识产权,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积极营造诚信、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和创新文化氛围。
高校两院院士是我国科技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在高校和全社会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特殊的感召力。教育部和各有关高校都要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努力为两院院士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营造更有利于院士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氛围。也希望各位院士对高校科技工作和教育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自己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带出一批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为推进教育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南大学钟掘院士:
使优秀人才在科研锤炼中脱颖而出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把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并对驱动发展的若干关系、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了系统阐述,精辟地指明了依靠科技创新获得持续发展动力这一重要时代特征。当前世界陷入经济危机,深受能源资源环境困扰,各国都纷纷从科技创新中寻找出路。我们如何把握先机,实现创新驱动持续发展,总书记提出了六点希望,为全国科技界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任务。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有几点对我触动很深。第一就是勇于创新,要积极引领科技加快发展。我们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勇于担当并致力解决国家发展中的重大障碍,解决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难题,通过大大增强创新能力,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取得主动权。第二是服务发展。从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到这次两院院士大会讲话,总书记都发出一个清晰的号召,就是科技界要主动走入社会,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强化服务发展的思想观念。我们要主动解决科技为经济服务、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从大处着眼,通过科技创新结束我国高端技术依赖国外的状态,还要有大志,在重要的新兴产业核心技术上做到引领世界发展方向,国家才能竞争获胜。第三是体制机制创新,我们对国家正在制定的科技体制改革政策有很大期望,另一方面科技界自身要深入思考并身体力行,努力营造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环境,使科研活动更符合科学规律,科研团队更富有活力,优秀青年人才得到更好的发展。第四是要做国家的智囊团。我们不仅要做好本职研究工作,还要从国家发展的全局出发,考虑重大战略问题,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观点、持续发展的观点,指导我们的科技工作,这样对于科研方向的把握和定位才会更准。
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要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对于高校有很强的针对性。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科技与教育在高校的结合是必然的,要贯彻始终,要使优秀人才在科研的锤炼中脱颖而出,为国家培养造就一代代领军人才。我们要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坚持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作出重大贡献,用高水平科学研究发展高质量高等教育。
“2011计划”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是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的很好实践样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构成完整的创新链,“2011计划”的实质,就是把几个创新链整合起来,抓准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把我们的知识创新,尽快地转化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构成各领域的新技术体系,通过协同创新,高效率地转化到产业创新中去。
总之,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我们高校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我们要再学习、再领会,努力执行,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任务的尽快实现。
北京工业大学左铁镛院士:
院士要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下一代
刚刚开完院士大会,听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刘延东国务委员的报告,最大的体会是中央对于科技工作、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既提出了期盼,又指明了我们应该朝什么方向走。特别是3位领导都谈到了中央正在研究制定科技体制改革的意见,给我们很大的鼓舞。我就个人参与科技和教育工作60年来的一些感受说几点体会。
第一,总书记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六点希望,其中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院士不仅要把自身的科研工作搞好,更重要的是要起到智库的作用。总书记明确要求我们要参与到战略性的研究中,要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下一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我们必须认识到,院士要引领一代科技工作者,向着中央要求的方向走。院士不仅是荣誉,更肩负社会责任,必须要为社会做应该做的事情。
第二,总书记的报告里专门有一句话,“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我觉得我们有责任做一些深入的工作,要研究科技与教育的结合。高校的院士是“双栖型”的––既搞科研,又搞教育,对于如何通过科技工作培养人、提高人才质量,如何为国家作贡献,如何成为中国创新体系的核心和主力这个问题,体会是比较深的。
国外的基础研究就是放到高校,而且和研究生的培养、本科生的质量提升密切相关。质量提升的关键在哪里?研究生还是一个“生”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培养和培训的过程,不是马上要成为科学家,在这种情况下,为他创造的氛围和他所接受的训练比他做出的具体的成果、发表几篇论文更加重要,对他一生都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结合这次大会上中央领导的讲话和即将出台的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把“2011计划”作为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一个抓手,关键是做好顶层设计。究竟“2011计划”如何解决中央的期盼,如何通过计划来推动,把高等教育同科技相结合,在协同创新、为经济社会服务的问题上,搞出一点名堂,这也是一个机会。
我们高校这么强大的力量,要研究如何形成合力,如何形成一个共同承认的平台,学校通过这个计划进行分类指导,不同的类别去发展自己的事,不要都奔研究型,不要都搞从专科到本科、本科到研究生这样一个路径。结合“2011计划”,部里要加强顶层设计,认真梳理、研究,最后形成一个符合中国高等教育特点的,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计划,推动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南开大学葛墨林院士:
基础研究要与技术创新结合
胡锦涛总书记在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六点希望中的第一点,谈到勇于创新,积极引导科技加快发展,要求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成果。这与胡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精神是一致的,具有深刻的含义。作为一名从事基础科学(物理)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在具体工作中,深深体会到它的必要性。
一、我国基础科学的研究,传统的做法多为个人兴趣、自由探索。近年来取得了不少成果,有的已在国际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自然而然,稳住了队伍,也会不断得到发展。但另一方面,物理界前辈们像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黄昆、周光召等先生们,灵活运用物理,切中国家重大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基础科学研究最好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上述传统的,另一条是将基础研究成果引入技术,切中重大需求,引领科技加快发展。
二、现在我国高校基础研究,还处于小农经济、个体操作阶段,很少关心成果的潜在应用。这与目前的评价体系有关。目前我们的评价体系是自然科学奖的翻版与推广。几乎全部以文章为导向,有的学校甚至计算到第一作者占零点几、第二作者占零点几。文章决定职称的提升、头衔和工资待遇。文章是好东西,但为文章而写文章就不是好趋势。作为从事基础研究的人,至少应当有一部分要关注技术应用。
与美国相比,我们的差距在于我国基础成果与技术创新之间有巨大的鸿沟。所谓技术创新,就是把基础研究成果所提出的效应应用到技术当中,从而创造出新的技术概念。如果做基础研究的只管跟踪、写文章,而搞技术的只在他熟悉的框架内作修补、改进,这样怎么能够引发出根本的原创性技术呢?
因此,要缩小这一鸿沟,基础研究者要先行。要搜索国际最新发展,向技术界普及,这是一种“高级”科普。因为不能要求技术专家弄懂那些不易懂的物理和数学,而应由做理论研究的学者先弄懂一些,与技术人士讨论,再带着问题,反过来钻研理论,由技术人士将这种想法用于创造新技术,实验室做出雏形,再向工业界推广。这样才能保证我国不断有创新技术的出现。
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们需要转变思维。教育部近两年来有关科研方面的新探索,包括“2011计划”,实际就是转变思维的开始。基础研究要争创一流,同时还要有相当部分的人切中国家重大需求做事。要以新的思维改变现状。要集成人才,将基础研究成果与技术密切结合,并在整个研究过程涌现出人才。人才和成果是双生子,人才是在科学奋斗与科学争论中涌现的。正如陈省身先生所言,大师是“冒出来的”。
教学、科研以及评价体系思维的转变是个困难的过程。为了实现胡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必须进行改革。思维的转变将会改变高校研究的精神面貌。我们所做的研究是国家急需的,眼界就会扩大,更能认识和体会到自己对国家的责任与使命,从而激励作出更大的贡献。
复旦大学陶瑞宝院士:
关键科技领域要有中国的原始创新
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报告后,使我对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以及科技竞争在当前综合国力竞争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了认识。在此,我补充一下学习讲话和报告后的几点体会。
这次国际上面临了从美国引发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形势更为严峻,世界主要国家为了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推动经济复苏增长,纷纷加大科技投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希望利用他们已有的科技创新的基础,以期抢占科技的制高点来争取到发展的主动权,引领世界新潮流。因此,目前的形势正孕育着下一个科技革命,至于这个革命先发生在循环经济、再生能源、绿色环保革命,还是数字化向量子化的革命,目前还不明朗。在这个战略的关键时期,总书记及时地向我们指出了科学科技已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提出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正确方针。同时向我们院士提出了六点希望,也可以说是国家对我们科技界提出了六项要求,我们深感责任之重大。
面对当前的形势,面对国家现在对科技界的要求,回看我们科技界的现状,确实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改革开放后,经过许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成为科学论文数量的大国,这当然是一大进步。可是仔细看看,属于原始创新的、能引领世界科技的太少,还没有占领制高点,在许多关键的领域还底气不足。在科学技术上不能抢占制高点,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不能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我们必须要在一些关键的科学技术领域有来自中国的原始创新,这样才能底气十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以论文数驱动型、项目经费数驱动型转变到创新驱动型。国家迫切需要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正在孕育着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中引领世界的新潮流,以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年来国家对科技和教育研究的投入逐年大幅增加,反过来,我们应该好好思考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我们的希望,问问我们的科学技术研究是否很好地做到了与经济紧密结合,是否时刻想到必须要造福人民。总书记讲话中的这些希望,应该是我们在今后必须时刻记住的。
我是一名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关于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问题,我深有感触。以前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简单地认为像我们高校教师,一边搞些研究,一边教学,就是一种结合。如何理解总书记在当前形势下特别提到的关于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问题,这里包含了在体制方面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我回去后一定要继续学习。
郑州大学申长雨院士:
做科技体制改革的促进者
两院院士大会刚闭幕,第二天上午教育部就组织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行动非常迅速,也非常及时,这充分体现了教育部领导的高度重视。这里,我谈两点体会:
一是参加过这次院士大会之后,我感到压力更大了、责任更重了。在这次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刘延东国务委员都先后发表了重要讲话,更进一步强调了科技工作的重要作用,也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对科技界和两院院士提出了殷切的期望,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对两院院士明确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希望和要求,包括在科技创新方面、决策咨询方面、培养人才方面、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等,可以说是语重心长,情真意切,因此,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
第二点体会是,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六个方面的希望和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温家宝总理讲了我国科技工作的五件大事,其中第一件大事就是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刘延东国务委员在讲话中也特别强调了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问题,同时还讲到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意见即将颁布实施,并且强调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科技工作的一个重点。我想,中央之所以强调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说明我们在科技体制机制上还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正如总书记讲的“三个不适应”。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的确有切身的感受。
例如我们在用人机制方面,都是刚性的用人机制,面临国家重大需求或重大任务时,大多是临时从高校内部在编人员中组织团队,其项目申请下来以后,又各干各的,大成果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人问题,机制不灵活,用人效能不高。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借鉴欧美一些国家成功的经验,例如美国一些大学或大公司在开展一些项目研究时大多采用聘用制,根据任务,需要哪方面就聘哪方面,需要多少就聘多少,需要聘多长时间就聘多长时间。一旦项目完成,又没有新的任务,聘任就结束了。这种弹性用人机制不仅有利于根据项目的目标任务,迅速组成一个大的团队,而且非常有利于提高人才的效能。所以能够建立起来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长期聘用与短期聘用相结合的弹性用人机制,对提高我们的科技水平很重要,这也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的要求,积极支持和投身到科技体制改革中,做改革的促进者。
北京大学王恩哥院士:
做好顶层设计切实推进“2011计划”
两院院士大会刚刚结束,我们正在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刘延东国务委员在会议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总书记在讲话中就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对我们提出了六点希望和要求,总理在报告中结合他长期领导科技工作的思考对科学界提出了五点期望。我个人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这次两院院士大会,是在全国上下认真筹备党的十八大之前召开的,中央领导非常重视,在这一关键时间节点上成功召开两院院士大会,我觉得更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在高校工作的一名教师,我想自己一定会自觉深刻地学习体会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加倍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这些重要讲话精神切切实实落实到各方面的工作中去。最近几年,国际上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就是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是由发达国家发端,蔓延到全球各个重要的经济实体的。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重要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占领科技制高点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战略。要实现这个目标,无疑需要培养大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没有创新人才,不可能实现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更难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也就很难有一个稳定繁荣的未来。这一点上,中央已经高瞻远瞩,作出部署,在这之后关键就在于执行和落实。
经过6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一点已为世界公认。特别是经过近十几年来,随着“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重点建设,我国若干所高校已经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实力和基础。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精神,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制定了“2011计划”,强调要全面加强协同创新,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蓝图和跨越。我感觉到“2011计划”还是瞄准了一些重点,抓住了一些要害,面向了一些实质。根据我的理解,“2011计划”有许多崭新的理念,计划的落实也没有样板可以遵循。在此,我也向教育部提一点想法和建议:一是成功与风险总是并存的,要抓住一些要点,创造一些体制机制上有发展的平台非常重要,通过这些平台可以聚集一批出色的人才。二是一开始就要设定大目标,要耐得住寂寞,要有自己的信心,放开眼界的话,若干年后一定能实现跨越。三是“2011计划”是个非常好的计划,无论各高校是否参与,都希望做好顶层设计,切实推进创新,不希望落入平庸。
我觉得,原始创新距离我们越来越近,现在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好的环境。“2011计划”给了我们希望,我们一定会努力。
中国矿业大学刘炯天院士:
以“2011计划”为契机发展工程技术
参加此次两院院士大会,我听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刘延东国务委员的讲话,感受到了总书记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关爱,也感受到了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的期望。作为一个年轻的院士和一个科技工作者,更感受到了责任和义务。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科技的发展和贡献。这种鼓励作用非常大,同时也感觉到有一份担子放在肩上。
我在学校分管科研工作,中国矿业大学多年来一直注重产学研合作,以及最近参与教育部部署的“2011计划”。我提一个不成熟的建议––深化协同、强化创新、加快推进“2011计划”的实施。
第一,总书记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我觉得比科技创新更进一步对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国家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经历了改革驱动、投资驱动、资源开发的驱动等一些驱动要素,这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科技驱动未来必然会发挥出更大的优势和作用,推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二,总书记在讲话中围绕科技创新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企业为主体的地位。在高校的工作中,我们感觉企业首先要面对行业的技术发展问题,面对站在产业的高端来推动技术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对技术的发展和资金的投入,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从我们行业高校来讲就是要转变观念、转变机制,投入到变革当中去,强调行业高校在系统创新中,特别要把与企业的协同放在优先的地位去考虑。
第三,协同创新与国家提出的科技体制创新要很好地衔接。总书记在讲话中既提到了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推动,更明确提出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科技创新既要推动经济发展更要推动人才培养。所以,高校要把协同创新的重点放在体制机制改革中,特别是人事制度改革中,这与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里面的注重领军人才培养、拔尖人才培养是相互衔接、一致的。
第四,协同创新是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的,同时也会形成一个创新人才培养重要的模式。在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的过程中,既培养领军人才、培养团队,同时也培养了实验室、学科创新的文化和创新的氛围。“2011计划”通过科技创新来改善学校办学环境,营造创新的大学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讲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良好创新。
在讲话中,总书记提到以基础研究为主的重要性,对此我完全赞同。对于我们工程技术人员来讲,实际上从我们国家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可以看到一些端倪,就是以产业引导的重大工程科技,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在技术层面上也形成了我们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包括我们国家在内的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基础、有信心以“2011计划”实施为契机,为工程技术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兰州大学郑晓静院士:
将科学前沿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
教育部在两院院士大会会后及时地组织了这次座谈会,督促了我们对中央领导讲话的再学习、再思考。听了以上院士的发言,我很受启发,这里我谈几点初步体会。
第一,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分析是非常精辟的,强调当前我们国家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强调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力。听了讲话后我深有同感。
第二,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通篇体现了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特别是总书记强调创新为民,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创新的成果,让广大人民生活得更健康、更舒适、更安全、更幸福,我深有感触。近年来我结合西部的生态环境开展研究,实现了大范围沙丘场形成和演化过程的定量的重现和模拟以及对沙丘场扩展速度的理论预测,希望能为荒漠化扩展速度的遏制提供理论依据。我认为将科学前沿与国家需求结合,实现创新为民十分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并加以贯彻。同时,使我深有感触的是总理在报告中强调了要提倡鼓励学术争鸣,指出“只有争鸣才能激发批判思维的产生,批判思维是一种独立思考精神,是创新的基础”。高校是人才培养主战场,中心工作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和养成良好的学风,同时总理的讲话也督促我们思考如何教会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术争鸣。
第三,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体现了对广大院士、科技工作者的充分信任和殷切希望。胡总书记列举了近两年来院士和科技工作者对科技工作作出的贡献,温总理报告的全过程实际上就像是一种朋友式的交心谈心,而且通过他对自己抓科技工作过程的回顾,也使我们了解到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广泛听取和采纳院士、科技工作者意见和建议,体现了党和国家政府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信任。同时总书记也提出了六点希望,总理也提出了五项要求,使我感到自己应进一步拓宽眼界,更加主动地站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站在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思考。这是一种更高的要求。讲话要求我们科技工作者不仅要继续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发挥引领作用、做好咨询、提携年轻人、做年轻人表率等,使我们感到责任重大。我想越是这样的信任,越是这样的期望,我们越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越要继续努力做好工作。
第四,“2011计划”以及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相关文件符合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是我们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讲话的平台和抓手。我们要勇于探索,在机制体制方面尽可能突破目前制约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瓶颈问题,在创新平台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一流的科学研究来促进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院士:
开办“教育特区”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与尝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祖国强盛与社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应试教育还没有根本改变,素质教育进展缓慢。孩子们疲于应付升学的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种类繁多的补习班,宝贵创造性和想象力没有得到保护和激发。这次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优秀人才成为我们教育界及全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建议在爱党、爱国、爱民族的前提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尝试开办“教育特区”。开办“教育特区”将会加快和深化教育改革。“教育特区”,特在政策上,特在投入上,特在管理上,特在建设上,对学生进行创新性、个性化教育,避免“千校一面”,让学校成为创新、出思想、出大成果、出大科学家的主场。
其次,要加大对专家、团队持续扶持的力度,给人才足够空间和时间。目前,我国科研项目主要采取评估式、阶段性的资助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专家科研积极性,但由于资助时间短,缺乏连续性与持续性,使得专家为完成短期的评估目标,不得不放弃对项目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对此,我建议我国应采取“全面支持、区别对待”的科研项目资助模式,在普遍支持的基础上,在不同的行业中,对人员配备合理、科研能力雄厚的学术团队承担的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较高的社会影响、较好的应用前景的项目给予选择性的重点支持,每年的资助金额可为普通项目的几倍甚至几十倍,5年甚至10年、30年连续资助,不能让人才为了申报项目、应付检查疲于奔命,这样才能避免人才和团队的忙碌与浮躁,让专家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才能产出大的科研成果,才能真正实现项目资助的目的。
再其次,要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目前我国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投入较大,同时也获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但评价科研成果的意义在于能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高校为科学的承载者,应与技术的承载者––企业密切配合,重点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与技术难题,根据社会的需求,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最后,科学规划,合理设置,促进医学院校健康发展。目前,我国许多医学院校并入综合院校,成为综合院校的一分子。合并后,有些医学院校发展较快,也有些被边缘化,发展后劲不足、管理受限。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具有自主管理、建设灵活的特点,但社会关注度不足。希望国家与社会既要关注合并的医学院校,也关注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学校要多样化、个性化才能展现出特色,才能孕育出大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