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学科定位与发展目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1936年招收本科生,1961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果树学和蔬菜学分别于1981、198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同时获博士学位授予权,茶学和设施园艺学分别于2000年和2006年获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批园艺学一级学科,2007年果树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8年设立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招收博士留学生。
一、学科定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科立足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面向全国,紧跟国际学科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园艺产业需求,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果树学、蔬菜学、茶学和设施园艺学4个研究领域的创新人才,将本学位授权点建设成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园艺科技创新基地、园艺人才培养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和园艺文化传承基地,最终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园艺学一级学科。
二、培养目标
学术型博士:培养热爱祖国、献身农业,思想政治合格,素质强,品德高尚,掌握园艺学科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国际化视野,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掌握学科发展前沿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趋势,能胜任教学、科研、推广或科技管理工作,富有创新精神的国际学术竞争力的学术人才。
学术型硕士:培养热爱祖国、献身农业,思想政治合格,素质强,品德高尚,掌握园艺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了解一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知晓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趋势,能独立承担园艺学科教学、科学研究、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等工作的具有创新潜质的专业人才。
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熟练掌握园艺学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熟练的专业技能,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状态,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专业方面的外文文献及外文论文并进行一般的专业交流。应掌握的专门知识主要包括:现代园艺植物(果树/蔬菜)现代设施园艺工程科学进展、分子生物技术、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园艺植物生产理论与技术、园艺植物栽培学等。在掌握已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共性知识基础上,牢固掌握本学科的共性基础理论和所属研究方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学术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的素质,能独立承担园艺学科教学、科研、推广或科技管理工作的能力,并在学术上有创新见解或取得创造性成果。
二、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术道德:具有优良的个人品德、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严格遵循园艺科学研究的程序、方法和规范,尊重他人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具备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术素养:对园艺的科学问题具有浓厚兴趣,热爱园艺事业。系统掌握园艺学相关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国内外现代园艺科学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演绎归纳能力。
三、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获取知识能力:熟练掌握利用文献资料、网络、合作交流、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园艺生产实践等多种方法途径获取专业知识,了解园艺学科相关研究前沿动态的能力。能够通过细致观察园艺植物生长发育及试验过程中的变化,获取第一手资料知识。具备通过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推导并验证所获取知识的合理性和普适性;同时具备全面系统地分析所得资料的能力。
学术鉴别能力: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结构体系和研究方向,熟悉本学科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了解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和前景,清楚本学科相关研究方向先进的研究手段,能够准确把握研究问题的关键点。对已有论文等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创新性等有准确的鉴别能力。
科学研究能力:在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相关研究方向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具备独立设计有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符合园艺产业和园艺学科发展需求的研究课题,具备在园艺植物种质创新、性状改良、品质形成与调控机制、采后处理及设施园艺环境控制等方面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申请园艺学科基础研究或应用价值的相关课题,并予以实施完成的能力。
学术创新能力:具有创新性思维,勇于探索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思考和创新性科学研究。善于综合运用已有专业知识及相邻学科知识,通过推理、分析,全方位审视研究对象,找到园艺科学研究的新方向。在理论研究方面为本学科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新发现、新理论、新见解;在应用性研究方面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技术、新产品。
学术交流能力:具备较好的中、英文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用外文撰写学术论文,能够在国内、国际会议上与国内、外同行熟练地进行学术交流、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具备一定学术活动组织协调能力。在读期间,研究生至少参加1次国际学术会议,或参加1次国内会议、且做大会发言或摘要被会议接收,或参加2次国内学术会议(不含校内举办的会议)。
团队工作及其其它能力:园艺学研究人员需深入生产第一线发现问题,寻找技术需求,开展技术服务。因此,博士学位获得者需要经常与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农户进行协调合作,应该具备多方面的协调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字撰写、语言表达、计算机应用及外语的听、说、读、写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并具备独立创建研究单位和创业的能力。
四、博士学位的培养环节要求
学习年限:博士生基本学习年限4年,最长年限6年;直博生基本学习年限5年,最长7年。
课程学分:博士生总学分≥18学分,其中课程学分≥11学分、学术交流1学分、实践训练2学分、论文开题报告2学分,中期考核2学分;直博生总学分≥39学分,其中课程学分≥32学分、 学术交流1学分、实践训练2学分、论文开题报告2学分、中期考核2学分。
文献综述: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根据选定的研究方向,阅读有关文献并撰写文献综述报告。
开题论证:博士研究生开题执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论证管理规定》(研院〔2018〕2号)文件。硕博连读生论文开题论证在硕博连读生博士资格考试后进行,分流为硕士生的按照硕士论文开题,分流为博士生的按照博士论文开题。开题论证工作由学院组织,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开题论证小组一般由5人及以上(奇数)组成,经学院(系、所)审核同意后方可有效。开题论证小组设秘书1人,由教学科研人员担任,不参与有关事项的表决。开题报告人导师可以列为开题论证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开题论证小组成员应为博士生导师,且成员中至少有1名校外同行专家。开题论证小组组长必须由我校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博士生导师担任。
中期考核:执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工作的暂行规定,在第五学期,以学科点为单位统一进行。中期考核不合格者,1年后进行第二次考核,若连续2次考核不合格的博士研究生,将予以直接淘汰。
论文答辩:博士学位论文完成后,经过导师和所在学科审定同意,提交前进行学术不端检索,答辩前进行盲审。通过后组织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或7位教授组成(校外专家至少1名),通过方可授予学位。
五、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暂行规定》(校研发〔2011〕163号)的要求,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与指导教师的科研任务挂钩,以来自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资助为主。学位论文的选题要符合园艺学科发展的规律及园艺产业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论文的质量与水平应能体现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反映作者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论文内容应在学科或专门技术领域得出创造性成果,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要求结构体系规范、文句简练,印刷工整,图表清晰,层次分明,学风严谨,计算无误,数据可靠,结论正确。学位论文的撰写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及提交要求》,引用文献参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六、申请博士学位的学术成果要求
申请答辩提交的已发表(或online)的学术研究论文必须以园艺植物或园艺设施为研究对象,且是申请者本人在学期间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内容与申请者学位论文研究内容一致,申请者本人为第一作者(并列一作只认排名第一位),导师为通讯作者的研究性论文。同时园艺学博士研究生学术论文必须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 在《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缩写SCI)源期刊发表收录学术研究论文2篇,且1篇为中科院大类三区及以上研究论文;
2. 被SCI收录学术研究论文1篇(限中科院大类二区及以上),并在我校认定的A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篇;
3. 在SCI源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篇,且IF≥5.0;
4. 在《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缩写EI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篇,且其中一篇须为英文论文,此条件仅适用于工程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较为扎实的掌握园艺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坚实的植物生理生化、植物遗传、植物保护、植物营养和现代园艺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植物生理生化相关实验(试验)研究技术,熟练掌握现代仪器的操作方法及分析技术,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等现代生物技术知识。系统掌握园艺学某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该方向的研究动态。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专业方面的外文文献,且能在专业领域较好地应用。在掌握已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共性知识及本学科的共性理论与方法基础上,同时掌握所属研究方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术道德:崇尚科学精神,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尊重知识产权。具有优良的个人品德、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严格遵循科学研究的程序、方法和规范。在科研活动中,不得捏造、篡改、拼凑试验数据或者研究结果,杜绝一切学术不端的行为。
学术素养:热爱园艺专业,具有吃苦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本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和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从事本学科实际工作的能力。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获取知识的能力:基本掌握获取新知识的各种途径和方法,具备分析提炼知识的基本能力。包括通过文献、网络、实践等各种渠道充分了解学科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和园艺产业需求,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研究动态分析、实践调查、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等各种方式有效获取研究所需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实践能力:熟练掌握本学科相关的仪器设备操作技能和实验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开展学术研究或园艺实践方面具有较强的本领。能够将学科基本理论与园艺现象、园艺生产与管理实践相结合,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园艺学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一定的组织能力。
科学研究能力:较熟练掌握本学科相关的实验技术,了解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能够学习、分析和评价已有的研究成果,具备从前人研究成果或生产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科学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有效建立实验方案、独立观察、独立操作、独立分析结果和撰写学位论文。具有团队合作科研的精神,能够有效的分配和协调团队中个体的作用和力量,促进科学研究的高效率进行。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问题获得有效思路,并在形成思路的基础上通过清晰的语言表达和有效的学术论证解决问题。
学术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能力,善于表达学术思想、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在本学科领域内且具备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在读期间,至少参加1次国内学术会议。
其他能力: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还应具备文字撰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等其他能力。
四、硕士学位的培养环节要求
学习年限:基本学习年限3年,最长4年;
课程学分:总学分≥3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8学分,学术交流2学分,论文开题报告2学分;
读书报告:在学期间,完成1-2篇读书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报告。
开题论证:硕士研究生开题执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论证管理规定》(研院〔2018〕2号)文件硕博连读生论文开题论证在硕博连读生博士资格考试后进行,分流为硕士生的按照硕士论文开题,分流为博士生的按照博士论文开题。开题论证工作由研究生学院组织,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开题论证小组一般由5人及以上(奇数)组成,经学院(系、所)审核同意后方可有效。开题论证小组设开题秘书1人,由教学科研人员担任,不参与有关事项的表决。开题报告人导师可以列为开题论证委员会委员。硕士生开题论证小组成员应为研究生导师或高级职称人员。成员中至少有1名校外同行专家或校内另一相近一级学科研究生导师。开题论证小组组长必须由我校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生导师担任。
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完成后,经过导师和所在学科审定同意,提交前进行学术不端检索。学位论文须经2位副高以上硕士导师评阅。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或7人组成,委员应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委员中至少有1名校内另一相邻、相近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导师或校外同行专家。
五、学位论文要求
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暂行规定》(研发〔2011〕163号)要求,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选题应有实际意义或理论意义,鼓励选题直接面向生产或具有探索性的应用课题。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要求论文的基本科学论点、结论或建议,应在学术水平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表明作者在本学科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取得一定的成绩。文字简练,印刷工整,图表清晰,层次分明,学风严谨,计算无误,数据可靠,结论正确。论文的撰写符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及提交要求》,引用文献参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六、申请硕士学位的学术成果要求
申请答辩提交的已发发表(或online)的学术研究论文、获奖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必须以园艺植物或园艺设施为研究对象,且是申请者本人在学期间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或者获得,内容与申请者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学术研究性论文必须是导师为通讯作者。同时园艺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必须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 本人为第一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篇;
2. 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前八名、二等奖前六名、三等奖前四名);
3. 获国家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1项(前三名);
4. 在同一导师指导下开展合作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在SCI源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篇,且排序为前三位;
5. 在我校认定的A类以上级别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篇,且排序为前两位。
本细则从2019级学术型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