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培养方案

园艺学科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0版)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0-10-21     浏览次数:

     

学科名称

园艺学

学科代码

0902

单位名称

园艺学院

覆盖二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果树学(090201)、 蔬菜学(090202)、 茶学(090203)、 设施园艺学(0902Z1)、观赏园艺学(0902Z2

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祖国经济建设服务。

2.掌握园艺学科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状态,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学术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的素质,能胜任教学、科研、推广或科技管理工作的能力,并在学术上有创新见解或取得创造性成果;能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进行听、说、读、写等交流,具有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资料的能力。

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获取博士学位应具有敏锐的学术鉴别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和学术活动组织协调能力。

学习年限

博士生基本学习年限4年,最长6

培养方式

全日制

学分

博士生总学分18学分,其中课程学分11学分,学术交流=1学分,实践训练=2学分,论文开题报告=2学分,中期考核=2学分

研究方向

1. 园艺作物育种与生物技术;2.园艺作物生理生态;3.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4茶叶工程;5. 园艺设施工程和设施园艺环境工程; 6.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与应用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与学分要求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博士生

备注

公共必修课=4学分

8190007

博士外国语

2

32

必修


8141004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必修



8191006

博士英语写作

0

32



学科专业必修课=2学分

9034012

现代园艺学前沿进展

2

32

必修







选修课

5 学分


9034001

现代果树科学进展

2

32

必修 必选,根据招生学科方向4选1(等同于学位必修课)。

9034002

现代蔬菜科学进展

2

32

必修

9034003

现代茶学科学进展

2

32

必修

9034005

现代设施园艺工程科学进展

2

32

必修

9034006E

现代植物分子育种技术(英文)

1

16



9034007E

园艺作物逆境功能基因组学(英文)

1

16



7034010

茶叶加工理论

2

32



7034012

高级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学

2

32



6031002

精密仪器操作技术

2

32


必修。若硕士期间已修,可申请免修

6033002

实验室安全技术

1

16


7034025

园艺植物基因组学

1

16





全校范围内选择课程





根据研究方向,全校范围内选修同级跨学科课程

补修课


7034016

果树遗传与育种




以同等学力或跨一级学科录取的研究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或本科高年级主干课程3门,可列多门

7034017

果树生理与栽培




7034018

蔬菜遗传与育种




7034019

蔬菜生理与栽培




7034020

茶树育种与栽培




7034021

茶叶加工理论与技术




7034022

温室结构设计基础与环境调控




7034023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与育种




7034024

观赏植物生理与栽培




6300001

中文科技论文写作




7034003

园艺采后生理学




7034004

园艺植物病毒学




7034008

蔬菜作物研究法





7034011

高级茶叶生物化学





7034013

园艺作物生长模型





7034014

现代温室建筑设计原理与工程工艺





7034026

自动化控制与物联网技术应用





7034027

高级园艺植物分子生物学

















培养环节及时间安排

培养环节

学分

时间安排

1.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0

课程学习计划入学后1个月内完成;论文工作计划在取得博士学籍后第2学期内完成。

2.论文开题

2

博士生第2学期结束前完成。

3.中期考核

2

博士生第4学期末。

4.硕博连读生博士资格考试

0

3学期末。

5.学术交流(含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

1

参加1次国际学术会议,或参加1次国内会议、且做大会发言或摘要被会议接收,或参加2次国内学术会议;在学期间完成。

6.实践训练(含科研实践、教学辅助实践、社会实践、产业实践)

科研实践训练

0.5

辅助指导2名本科生,或1名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在学期间)。

教学辅助实践训练

0.5

辅助完成4学时实验实践或专题性教学实践(在学期间)。

社会实践训练

0.5

开展社会实践,完成本学科相关的调查报告1篇(在学期间)。

产业基地实践锻炼

0.5

每年累计时间不少于1周(在学期间)。

7.其他要求

0

参加2-3个月的生产实践活动(在学期间)。